筑牢反电诈校园防线
9月2日,合肥市桃花派出所的民警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与该校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向在校大学生进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眼下正是高校开学、新生报到的时间,安徽省教育厅向全省大一新生发出《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一封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也有不少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这些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多样化,手段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在校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匮乏,考虑问题单纯,加之疏于防范,极易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对象。
日前,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为帮助更多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厅会同多部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反电诈教育。
受骗者日趋年轻化
在不少人传统的印象中,容易把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和老年人联系起来。然而,多地最新数据显示,网购、刷单、贷款、网络直播平台等高发类案,年轻人被骗的比例要远高于老年群体。
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知网络环境,精通各类手机软件的使用,生活、学习和网络联系极为紧密。功能强大的网络世界,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舒适,也放松了警惕。一些诈骗团伙抛出“高薪兼职”“拉人返利”“无抵押贷款”等诱饵,缺乏相应判断力的青年学子很容易掉进陷阱里。
近年来,年轻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网络诈骗案中,多半是代办贷款、冒充客服、购物交易、刷单兼职、冒充熟人以及杀猪盘类的诈骗。在合肥市经开区某大学就读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无抵押’贷款,因为贪图小便宜,我就加了对方的QQ。然后,对方发来一个合同,让我付5000元,并称24小时内退还。我把钱转给对方,之后,对方又以其他名义让我付钱,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就报了警。”
去年,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侦破的一起专门针对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网络刷单诈骗案件,也非常有代表性。受骗学生小李在合肥某高校就读,她通过微信聊天找到一份网络兼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网络购物刷单。对方承诺刷的金额越高,返还她的佣金就越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李以999元的价格购买某网购平台的商品后,对方未按照约定付佣金,也未退款她才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利用年轻人热心肠,也是骗子的惯用伎俩。芜湖市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小吴告诉记者,自己就曾经在网上遇到一个骗子,对方谎称是她同学,借口母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找小吴借钱。小吴一时心软,就转了30000块钱过去。事后再联系他时,发现已经联系不上了。“我是个挺热心的人,但又容易轻信别人,骗子就利用了这一心理。这件事情发生后,我甚至觉得很丢人,当时都不敢和家长、老师说。现在悔悟过来,应该早点报警,早点告诉身边人,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小吴说。
校园密织防范网
针对青年学生易成为诈骗对象的现状,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也对学生加大了反电诈教育。
前几天,小何同学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条刷单可以赚钱的消息。对方让她通过微信联系对方,并按对方要求通过某宝购买了一张价值800元的会员卡,并把卡号及密码截图发给对方。小何立马想到了辅导员多次在班级群里发送的提醒:“刷单就是诈骗!网上兼职就是诈骗!网上贷款就是诈骗!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相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于是,她果断选择了报警。
8月25日,浙江义乌警方通报了一则“女主播骗取19岁男大学生318万元”的消息,引发了大量网友热议。利用情感,也是骗子们实施诈骗的常用手段。“一些学生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情,遇到情感问题悲观消沉,转而喜欢在网上打游戏排解情绪,甚至会在网上找一些‘知心小姐姐、小哥哥’在线陪聊,极容易被骗。”合肥某高校辅导员告诉记者。她把这条新闻发到了班级微信群里,以此为契机举行了一次线上班会,让学生自主讨论,再引导他们正确排解情感问题,获得了学生积极参与。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将反电诈工作列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省高校还成立了反电诈联盟,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攻坚宣传月活动。各地各校积极推广反电诈常识,推荐在校大学生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
很多学校在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教学以及军训、就业指导、实习教育等中融入防电诈教育内容,及时揭露就业、实习、兼职陷阱和违法就业平台,引导学生增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通过法治进校园、设立法治副校长、高校警务站等途径,一张校园反电诈防范网越拉越紧。安徽大学研究生小吴告诉记者,辅导员经常在班级群里转发反电诈案例。现在她和同学们一看到内容涉及到手机卡、银行卡的短信或电话,就特别警惕,互相提醒不要上当。
多方聚力还网络清朗
对于电信诈骗事件的频繁出现,省教育厅日前也结合省内实际情况,积极会同省人民检察院、省反电诈中心等部门,督导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整治和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上半年,在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琥珀派出所的联合推动下,38名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志愿者接过“校园反电诈宣传员”的聘书,正式持证上岗,成为校园反电诈的新生力量。“校园反电诈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们的职责就是引导广大师生加强安全防范,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理性上网,营造校园反电诈氛围。”志愿者小陈告诉记者。学校所在地的琥珀派出所干警还走进校园,为大学生们举办了多场生动的反电诈宣传讲座,分析电诈类型和特征,并结合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宣传,特别提醒当代大学生远离网络裸聊、刷单兼职、网贷等,谨防一不小心落入诈骗陷阱。
目前正是各高校新生相继开学报到的时间,省教育厅向全省所有大一新生都发出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一封信》,这封特殊的信随录取通知书或在新生入学报到环节发放给学生,确保人手一封。信中列举了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诈骗的骗术手段,揭示了犯罪危害警示,提出了防范工作相关要求和常识。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9月到12月,将联合省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全省大中专学校涉“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印发在校学生涉“两卡”犯罪典型案例,帮助广大学生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欺诈本质和严重危害,提升法律素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自觉远离和抵制涉“两卡”犯罪等电信网络诈骗,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稳定。
常见电诈手段有哪些
日前,合肥市蜀山公安分局、区教育体育局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进行分类,提醒广大学子谨防诈骗。
网络贷款:骗子广泛发布广告称“无需抵押即可办理贷款”,用各种虚假网络贷款App诱骗受害人轻信并提交个人信息。随后谎称银行卡号提交错误被冻结,需要资金解冻或者要查验受害人的还款能力、缴纳保证金、工本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先转账才能放款。
招工兼职刷单:骗子广泛发布“足不出户,日进千元!”的兼职刷单广告,冒充电商客服通过QQ或者其他即时通讯软件派单,少量返利,以系统故障返利滞后、操作超时系统不能自动返利,需完成全部连单任务才能返利为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激活系统。
网络购物:骗子广泛发布低价或者紧缺商品广告,设立虚假网点与受害人洽谈购物,骗子以先交钱再发货或者需要缴纳保证金为由骗取钱财,受害人付款后骗子即将其拉黑。
网络平台投资:骗子自称是证券公司或者投资公司的专业操盘手,确保炒股票、原油、期货等投资高收益、高回报,用虚假的网络投资平台诱骗受害人充值投资,施以蝇头小利让受害人深信不疑,再引诱、哄骗受害人将资金转入虚假投资平台后,将其拉黑。
冒充熟人:骗子非法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或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他人信息,冒充他人通过电话和网络社交账号广泛发布出车祸、嫖娼被抓、缴纳学费急用钱等谣言,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冒充客服:骗子通过不法途径获得受害人网购真实订单,冒充平台客服谎称本次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提出退款并返款赔偿,骗子用虚假的网址或者二维码,声称需要绑定银行卡,在掌握银行卡信息后即转走卡内余额。
游戏账号、装备交易:骗子在游戏账号交易平台发布以极低价格出售游戏账号的交易信息,诱骗受害人绕过交易平台私下交易,交易完成后,用游戏账号的找回系统将已售出账号找回,骗取钱财。
冒充公检法:骗子冒充“社保局”“银行”等身份,谎称受害人办理的业务涉嫌违规或者犯罪,进一步将受害人电话转接至假冒的“公安局警官”“假警官”发送附有受害人真实照片的“通缉令”“强制财产冻结执行书”等伪造的国家公文造成受害人恐慌,以查清资金流水、证明清白为由要求转账。
网络交友:骗子在网络交友平台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广泛寻找目标,对受害人关怀备至甚至确定恋爱关系以获取信任,无意间透露自己“投资暴富史”诱骗受害人共同投资,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投入大量资金后失联,造成人财两空。
冒充学校老师:骗子进入班级群中盗取或者克隆老师的账号和头像,冒充身份发布收费通知和二维码等,以学杂费、资料费等名义要求家长加好友转账。或者电话冒充学校老师,谎称孩子在学校出事、将人打伤或者谎称孩子被其绑架等,之后以种种理由要求事主将“赔偿款”“急病手术费”“赎金”等汇入指定账户。